專家︰天不時地不利

〔自由時報記者王凱琳、林嘉琪、黃立翔、黃以敬/綜合報導〕基隆黃色小鴨撐過寒流,卻在光天化日下突然爆裂。專家分析是天不時(雨水、溫差、氣壓減弱)、地不利(海水侵蝕)、人不和(刷洗過度),因而「往生」。

根據氣象局「基隆各種氣象要素之過去廿四小時變化圖」,小鴨「死亡」時的環境為相對濕度由九十%降到六十%,溫度由清晨十四度爬升到中午的十八度,大氣壓力變化則由一○二二百帕降到一○一八百帕。

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,昨天氣溫回升,加上陽光加熱,估計鴨肚子溫度可能更高達廿幾度,當鴨肚子壓力大於外在壓力,壓力大到讓小鴨大面積的接縫爆裂。

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認為小鴨「死因」與溫度及壓力有關,「昨天基隆清晨到中午雖只升溫四度,但鴨肚子是密閉空間,就像陽光底下汽車內部溫度比外面熱,另鴨皮材質也是關鍵」。

台師大物理系教授林明瑞認為主要是大氣壓力變化。昨天氣壓下降許多,外在壓力降低,但小鴨內部空氣壓力維持一樣,鴨體的內外氣體壓力差距變大,內部氣體外擴的壓力也變大,而鴨子的塑膠表皮可能因風吹雨淋及海水導致老化,也可能因連日刷洗而有刮痕,使得表面張力的承受度變弱,而導致破裂。

台大物理系教授傅昭銘認為,爆裂主因在於「灌太飽」,如同拉緊的橡皮筋一般,而脖子接縫處能承受的應力較小,才會從脖子破裂。

曾製作桃園「紅面番鴨」造型氣球的業者,則懷疑是調節出風口調節風量不當導致。

■基隆小鴨爆頭亡 最新後續


■美食懶人包 隱藏版小吃現形
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